文學評論創作談
-
周愷小說《苔》:聰明的套子
然而,這個仿佛不惜筆墨的小說家,到了人物身上,對他們的內心情感與命運走向卻收斂至極。老邁孱弱的李普福踽踽獨行終到何處?長夫人為何誣陷魯副手和幺姨太…… -
唐穎短篇《隔離帶》:近和遠,現代都市人際關系的兩難
首先作為個體,“我”沒有辦法完全體驗患過可能奪命的肝炎的丈夫對病痛、對自己身體的感受,這就是潛在的第一道障礙了;其次,我們每個人都同時生活在許多不同的空間里…… -
讀《誕生》一書有感:溫度·深度·力度
《誕生》是一部有深度的、有靈魂的著作。新中國的成立意味著那些近百年來追尋夢想的志士仁人,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,終于找到了“國家是誰的?”“中國向何處去?”這些問題的答案……
- 孫博 曾曉文(加拿大)《中國芯傳奇》:交匯東西文化 講好中國故事
- 孫颙孫颙:《風眼》后記
- 格非格非:文學藝術幫助我們解釋自己
- 默音默音:《尾隨者》之外的閑談
- 劉汀在老年,重新誕生一個自我
- 李伶伶通過作品中的人物,感恩這個有情有義的世界
- 鄧一光鄧一光:跑酷與逃亡
- 梁寶星創作或逃避
- 盛可以盛可以:語言之紗
- 劉耀輝《野云船》:野心應被白云留
- 陳培浩周潔茹:用食物寫故鄉
- 草白夢、生物及寫作
- 胡學文消失的及正在消失的
理論熱點
- “西方文論中的中國問題”的多維透視
“以非理論化形態出現的中國問題”, 即我們經常所說的“中國經驗”“中國現實”“中國實踐”等……
- 新文論體系構建與我國當代典型文藝問題
這個典型文藝問題,要求新文藝理論體系能夠闡明文藝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關系,以及社會主義價值取向在這一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……
- 性、性別與文學創作中的觀念觀自覺
我的研究主要關心兩個問題。一個是如何理解“個人的就是政治的”。對于女性主義運動和實踐來說,這曾經是一個很有名的口號,也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思路。性別問題總是與個人……